教育科技的推動者一直在擴大影響范圍,并推動數字化轉型。
今年9月,英國咨詢和投資公司GP Bullhound發布了其首份教育科技報告,在這份報告中,探討了推動數字化學習領域增長的主要趨勢,包括異步學習、自適應和人工智能學習、增強現實、虛擬現實和沉浸式學習等七大方面。
GP Bullhound認為,數字化能力不斷發展并滲透到教育領域,推動教育領域重新定義學習體驗、個性化教學和學生發展,并更好地管理各個年齡段學生的參與度。在過去兩年中,教育科技的推動者一直在擴大他們的影響范圍,并推動數字化轉型。
推動數字化學習領域增長的主要趨勢:
1、異步學習(Asynchronous learning)
通過給予學生實踐自給自足和時間管理技能的能力,異步學習使他們在教育中扮演更直接、更實際的角色。
異步學習是2013年公布的教育學名詞,異步學習即學習者與指導者,或者學習者之間進行非實時雙向交流(如通過函授,電子郵件,或者不同時在線的,相隔幾分鐘、幾小時甚至幾天的交流)的學習活動方式。
在疫情期間,遠程環境成為唯一可行的選擇。自主節奏的學習是有效教育的必要條件。疫情期間長達數月的在線學習證明了異步學習模式的可行性和益處。 學生群體可以從定制學習和移動課程中受益,而教師也看到了學習者群體參與度的提高。
學校和教育機構可以利用數據挖掘能力和混合學習模式提高課堂質量,增強學習體驗,以提高學生成績。
2、自適應學習和人工智能(Adaptive learning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99%的美國教育工作者認為,人工智能對一個機構的競爭力至關重要,因此,教育領域成為人工智能推動增長和創新的主要領域之一也就不足為奇。
自適應學習技術使用數據驅動的方法來調整學習的路徑和節奏,能夠大規模提供個性化學習,它與一刀切的學習體驗形成鮮明對比。自適應學習有一套工具,可以從學生那里收集一系列信息,然后根據個性化學習行為軌跡修正學習經驗,以更好地滿足個性化的需求。
人工智能(Al)利用機器學習(ML)和其他技術來增強和擴展自適應學習貫穿整個教育領域,基于人工智能的學習系統可以收集、處理和分析來自學生學習活動的大量數據,速度比人類快得多。
數據的洞察力可以創建檢測模式,幫助識別單個學生現在和未來的需求,同時也適應每個學習者。學生收到內容提示和干預,持續和實時定制的個人需求。
3、增強現實、虛擬現實和沉浸式學習(Augmented reality, virtual reality, and immersive learning)
全球AR/VR教育支出預計將從2018年的18億美元增長到2025年的126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為32%。主要的增長動力包括數字設備、增強軟件和明顯的功效。
增強現實、虛擬現實和沉浸式學習的技術拓寬了教學技術的可能性,提供了獨特的體驗,增強學習者的學習興趣。
4、游戲化和基于游戲的學習(Gamification and game-based learning)
2021年,全球基于游戲的學習市場價值為69億美元,預計到2025年將達到158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為23%,教育從業者們開始使用游戲化和基于游戲的工具來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從而提升學習成績。
游戲化一旦與教育相結合就具有巨大潛力,通過融入熟悉且有趣的游戲策略來影響學習動力、參與度、學習效果和整體學習體驗。
而基于游戲的教育在兒童早期教育中一直很受歡迎,而今,在其他領域,如高等教育和技能學習中也開始興起,因為教育工作者和學習者都對游戲學習有廣泛的熱情。
5、專業許可、技能提升和微證書(Professional licensing, upskilling, and micro-credentialing)
新冠疫情后,教育領域重新調整,以適應學習和生活方面日益數字化的趨勢,專業人士正在尋找提高技能的方法,并在當今不斷變化的專業環境中保持競爭力。
隨著通貨膨脹率的上升和學費的上漲,雇主們開始意識到求職者在被雇傭后需要立即提高技能和專攻某一領域的能力。雇主們認可證書,比如專業執照和微型證書不僅縮小了他們尋找技術員工的范圍,還節省了傳統上用于培訓新員工的招聘成本。隨著更加專業化的勞動力隊伍的增多,公司開始尋求通過考試和獲得相關執照的專業人員。
6、網絡安全,特別是在小學和中學(Cybersecurity, particularly with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隨著學校轉向技術、設備和數字化,學生面對網絡犯罪的隱患也在增加,因此,安全的數字基礎設施和充分的員工培訓將愈發重要。
技術對教育領域非常有利,但它也給數據保護和隱私帶來了一些新的風險,比如,在英國,41%小學、70%的中學和92%的高等教育學院在過去12個月內發現了漏洞或攻擊。因此,網絡安全至關重要。目前,各國正采取相應的措施來保障信息安全。
7、社交媒體和協作平臺(Social media and collaboration platforms)
社交媒體影響范圍廣泛,形式多樣化,對深化教育、造福學生和教師意義重大。
根據皮尤研究中心的調查,95%的青少年每天使用智能手機,46%的青少年幾乎經常上網。隨著這些平臺在學生中變得無處不在,學校的最初反應是禁止上網和使用社交媒體。
由于禁止政策被證明是無效的,學校開始采用社交媒體來提高校內學習體驗。曾經被視為分散注意力的社交媒體成為所有數字交互的紐帶。我們生活的很大一部分發生在這個“數字世界”中,它可以讓學習超越課堂。
|